返回首页

山东如何走好新能源新材料强省突破第一步

  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实施中远海风电发展规划,支持烟台建设北方风电母港,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青岛中德氢能产业园……在2021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强”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尽管只有寥寥数笔,但若想实现以上任务目标,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山东身为能源第一消耗大省和工业制造业第一大省,煤炭排放量多年来高居全国首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山东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不仅导致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还带来大气污染防治、二氧化碳减排等一系列问题。

  但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严峻的发展形势加上环保的倒逼压力,迫使山东不得不发动“能源革命”,开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子。

  截至2020年年底,山东全面完成煤炭消费总量压减任务,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37%。与此同时,山东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134.7万千瓦,居全国第一;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329.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23个风电项目建成投运,风电装机达到1583.5万千瓦,居全国第四。

  可以说,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山东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山东能源转型交出亮点成绩单

  山东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坚决淘汰落后动能。五年来,山东压减粗钢产能2110万吨、生铁970万吨、焦化2800万吨,关闭退出煤炭产能3767万吨、电解铝违规产能321万吨。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全省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关闭退出不达标化工企业2000多家。

  其次,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围绕“减人、提效、保安全”,山东积极推动煤炭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全省61处煤矿开展了智能化建设,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83个,占到全国的1/3。

  最后,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2020年,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5.1%和23.5%。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力发电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70%、45%、37.4%、21.5%和1.6%。其中,华能德州风光储一体发电项目中的1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风机单机容量为4兆瓦,创国内陆上风电单机容量之最;济南莱芜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利用退运电池建设的独立储能电站。

  山东坚定不移推动“三个坚决”,淘汰了落后动能,为新动能发展腾出了空间;改造提升了传统动能,使之转化为新动能;培育壮大了新动能,全面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这正是山东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下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先手棋

  新能源新材料是山东省确定的“十强”产业之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是山东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突破点。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德禄认为,山东应积极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重视和发挥好已有的生态基础优势,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重要战略能源、关键核心材料,进一步加大绿色技改投资,引导传统产业主动实现自我转型,引领生态产业自我集聚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清洁新能源、信息装备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为生态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把山东省打造成为以绿色产业基底为支撑,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重要基础功能的新能源新材料强省。

  绿色生态是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的基底,厘清这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山东省主要领导先后会见、调研了能源产业互联网平台能链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全面深化与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在勘探开发、炼化、高端化工、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山东能源清洁转型。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山东新一代信息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9%、25.7%和34%。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山东全省共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545只,认缴规模达7371亿元,已投资项目1977个,实现基金投资2036亿元。从产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领域,三大领域无论是基金数量还是投资项目数量,均占到“十强”产业的六成。

  由此可见,山东将新能源新材料作为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先手棋,正朝着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加速迈进。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山东力量

  近日,山东又传来氢能产业方面的好消息。截至2020年12月底,山东已建成加氢站11座,建设规模超越上海,位居全国第二,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氢能产业发展也有了最新提法,即: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记者了解到,2020年山东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首个省级系统性政府指导文件《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提出要全力打造济南“中国氢谷”、青岛“东方氢谷”两大品牌,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这种说法称谓上的改变,恰恰意味着山东正在积极抢占新能源制高点。

  另外,新材料产业也是喜讯频传。2021年年初,就有多个新材料项目落地山东各市县。

  在潍坊市临朐县新材料产业园,年产5万吨涂料固化剂生产项目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垃圾清运作业。项目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34亿元、利润4.9亿元、税收2.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50个。

  位于曲阜的山东东宏管业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复合柔性管道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完全投产以后,可实现整体产能五万吨,实现产值大约5亿元。

  而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山东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也带来了关于山东能源未来发展规划的建议。在2月3日下午举行的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全体会上,省政协委员、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映荣,就以《碳达峰目标下的能源供给升级需要“核”动力》为题作了发言,建议尽快出台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

  在山东努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的今天,在抢占机遇一体推进“能源革命”的同时,既要解放思想大踏步向前,又要蹄疾步稳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山东力量。

初审编辑:李润杰 姜晖

责任编辑:吴凡

更多